预警信息

News Center

贵州实信达集团二0一七年一季度机电产品预警信息报告
发布时间: 2017/4/5 15:55:55
贵州实信达贸易有限公司
0一七年一季度机电产品预警信息报告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0.6%。其中,出口2.09万亿元,增长11%;进口1.8万亿元,增长34.2%;贸易顺差2936.5亿元,收窄46.1%。前2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22万亿元,增长13.8%,占出口总值的58.4%。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5384.8亿元,增长14.4%;机械设备3513.7亿元,增长10.2%。同期,服装出口1433.3亿元,下降4.4%。而根据中国机电商品进出口商会统计,今年1-2月,我国与欧盟机电产品贸易额502.4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8.1%,占我机电产品贸易总额的18.0%。其中,我对欧盟出口307.2亿美元,增长3.5%,占我机电产品出口总额18.0%。在欧盟28国中,荷兰(70.6亿美元,增长21%)、德国(65.1亿美元,增长5.9%)、英国(36.0亿美元,下降6.9%)、法国(20.6亿美元,增长0.3%)和意大利(20.4亿美元,下降1.1%)为我机电产品前五大出口市场,约占我对欧盟出口额三分之二。从我公司今年1-3月份出口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公司出口规模为3492 万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22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对欧盟出口规模为549 万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 44.81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69  %。
 
 
一、2017年出口形势总体向好,但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复苏进程,国内经济正趋于探底企稳,五金机电行业面临市场、渠道、品牌、模式的竞争与变革。如何求生存谋发展将是所有品牌企业的战略思考。根据资料显示,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3.1%)还是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低位,2017年有可能小幅回升,但全球经济将要面临许多重大、不确定性问题,这些因素将有可能会改变回升态势,影响回升幅度,严重的话会改变方向,甚至不排除带来新一轮的经济低迷或经济下降的风险。这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其中最需要去分析和研究对策的问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全球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逆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必然会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必然会波及到经济增长。个别国家经济可能因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回升,但是全球经济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样也要受到影响。上世纪20年代末大萧条期间,各国都在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结果全球贸易从1929年的600多亿美元降到了1933年的200多亿美元,导致全球经济衰退持续多年。当前,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占全球市场13%以上,机电产品出口额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市场约17%,在反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我国已成为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对象。2016年,机电产品仍为贸易摩擦的重要领域,仅机电商会组织应对的“两反一保”案件达40起,美国337调查案件10起,对外发布产品预警5次。
 
 
二、出口环境不断改善,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压力仍有增加
为促进外贸回稳向好,国家连续出台了多个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文件并狠抓落实,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主管部委及各地方政府围绕外经贸领域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开展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多措并举促进加工贸易稳定发展并优先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能转移,加大金融、保险对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支持力度,鼓励外贸新业态创新发展,加大进口支持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效提振了进出口企业的信心,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聚集。
但企业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中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一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加速。福特、通用电气等美国公司在政府重振制造业政策支持下,有选择地将部分生产线从发展中国家迁回本土,美国制造业回归与吸引投资力度或将进一步加大;英国、德国等欧洲工业强国的部分高端制造企业也由于日益提高的海外生产成本选择逐步回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近几年环境、土地、人工成本的快速增长,传统竞争优势有所弱化,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正凭借低廉的人工、土地等成本优势承接部分国际产能转移。虽然由于我国大部分机电产品的生产制造依旧在生产效率、上下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力整体素质等方面具有综合性比较优势,短期内尚未出现大规模机电产业转移,但部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成本更低国家转移产能或成趋势。
三、2017年电动工具出口企业应加大力度关注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新标准的执行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出口的电动工具产品近80%出口到了欧、美发达国家,近50%出口到了美国、德国和英国这三个主要市场。出口量居前10名的市场合计占我国出口总额的近75%。全球电动工具进口额最大的两个市场是美国和德国,他们从我国进口的电动工具均列该国第一位。我国在这两个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55%及30%以上。在这些国家的建筑五金超市和五金工具商店可以看到,普通的电动工具产品基本上都是由我国生产并出口的。由于这些发达国家的国民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制作(DIY)的特点,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和北美洲都将是我国电动工具出口的主要地区。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工具的市场规模可达464.7亿美元,而“中国制造”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 动力工具一般分为电动工具、气动工具和以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驱动的工具及其他三种类别。目前,电动工具的市场份额仍最高,而气动工具的比例持续增加中。动力工具行业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制造业、建筑业、汽车业以及耐用消费品行业。因此,全球及区域的经济态势对这些行业的影响,将连带着对动力工具市场产生相关的效应。
根据TUV莱茵对57家中国电动工具制造商进行深入调研,欧美作为我国电动工具最大的输入国,其经济、政治、法规等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电动工具出口的发展。比如,欧洲作为电动工具出口主要的地区,随着近几年欧洲地区的经济环境动荡,市场增长的不确定性升高。即便如此,欧洲买家对产品认证的关注程度丝毫没有受影响。有84%的出口企业认为欧洲买家提出的认证需求最多。超过六成的企业在过去几年发现买家针对测试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 再有随着美国的经济逐渐转好,房地产市场也有明显起色,在新建地产与房屋翻修需求上升的推动下,刺激了电动工具的销量。根据 ReportLinker 市调机构预测,至2018年美国市场规模将达127亿美元,北美市场列为最被看好地区的首位。作为电动工具出口企业,在2017年要尤为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根据调查,近七成受访者明确表示买家在选择供货商时最看重产品性能和质量,其次是长期合作能力,价格则位于第三位。其次今年,电动工具商须注意的重要事项是 EN 62841 系列标准将取代现行的电动、园林工具标准 EN 60745,EN 61029 和 EN 60335 系列。已经颁布的标准,将在2018年中旬开始陆续强制执行。